2019年3月5日 星期二

關於一位皮膚科醫生的抗痘故事

「我,一位在國高中時期囊腫痘長得到處都是的青春痘患者;
   我,一位在大學時期懞懞懂懂嘗試過無數控油抗痘產品的青春痘患者;
   我,一位在皮膚科醫師訓練時期開始治療臉上凹凸不平痘疤的青春痘患者;
   我,一位到現在還在服用口服A酸抗痘並持續嘗試治療臉上凹凸不平痘疤的皮膚科專科醫師。
   我,跟大家一樣經歷過小時候的不在意期、懞懂嘗試期以及看破紅塵的不惑期。
   我,在痘痘這條路上,跟大家一樣,只不過是起步早了點的前輩!」


      在日常的門診除了看一般皮膚病之外,其實最多的就是看痘痘。

      在這邊跟大家說說我自己的痘痘故事吧!

      我在國中時開始長痘痘,當時囊腫型的痘痘一爆發就是瀰漫全臉、脖子、前胸、後背以及雙上臂,面積範圍又大又深,時不時的還會痛到晚上睡不好。記得當時家人還會去買狗皮藥膏來貼在大囊腫痘上吸膿,不過,這當然是沒麼效的偏方,大家切勿學習(呼~好險我當時沒被搞成蜂窩性組織炎)。

      接下來實在是扛不住這樣嚴重的痘痘了,便找了附近較有名的皮膚科看看,不過當時遇到的醫師對痘痘的治療態度並不積極,看了兩眼就開了簡單的外用藥物草草結束。當時以為皮膚科看病大概就是這樣吧,所以也不疑有他。回家擦了沒啥效果加上課業繁忙,也就整個放棄治療了。事後看起來真的感覺可惜,這樣嚴重的痘痘怎麼可能單擦藥物就好?

      「如果當時自己能把治療痘痘當成一回事兒就好了。」
      「如果當時能遇到對痘痘治療較積極的醫師,願意花點時間跟我談談痘痘治療的觀念那該多好。」我常這樣想著。

      到了高中大學時期,雖然整體狀況較為緩解,但是仍然持續會發大痘痘在臉上、前胸與後背,同時臉部出油量真的是非常大,「油得可以煎蛋了」真的是非常貼切的形容詞。於是便開始上網搜尋「控油」、「控痘」、「去粉刺」的相關資料。看著網路上大神們的保養推薦、看著一張張使用過產品的完美皮膚照片、尊崇著猶如古代祭祀般繁文縟節的保養步驟、生活中充斥著各種「水、膠、凝、乳、油、泥、膜」,同時幻想著自己就是這下一位神效見證人。

      幻想終究是幻想,到了皮膚科醫師訓練時期才中止了這幻境,開始好好治療痘痘以及飽經風霜的凹疤。經過了口服抗生素、外用痘痘藥膏以及雷射治療後,痘痘便開始穩定下來,痘疤也開始有改善。

      「誒,你皮膚狀況變好了耶!你是不是做了什麼?」終於,有人發現我的皮膚改善了!

      不過,困擾我的是臉部依然大量的出油還有後背依然長不停的痘痘。為了想鏟除這些隱憂,我開始考慮使用口服A酸。一開始也是裹足不前,反覆思考著書本及文獻裡的效果與副作用,不停評估著利弊得失,最後終於在兩年前開始口服A酸的治療。雖然口服A酸並不是萬能,我也還在像神農氏嚐百草一樣在自己身上測試著各種效果以及副作用,不過,經由在看診過程中分享親身經驗的確可以讓很多同樣接受口服A酸治療的病人更加安心!

      所以每當看著心不甘情不願地被媽媽拖著來看痘痘的學生抱怨著忙著準備考試忙著準備社團沒時間治療痘痘時,我想到了以前,一個不把治療痘痘當成一回事兒,認為「腹有詩書氣自華,外表只是臭皮囊」的傲嬌小孩;長大了才知道世界上多著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同時,皮囊強你好幾倍的人生勝利組」。與長大之後羨慕別人悔不當初相比,如果可以使用有效不傷身的方法、花不多的時間達到穩定控制痘痘的目標,何樂而不為?

      每當看著提著一袋袋五花八門的保養品來門診諮詢的痘痘患者,我想到了以前,一個只要產品上標榜有「控油」、「控痘」、「去粉刺」字樣就開始手癢亂敗的自己。如果可以及早點破盲點,避免大家因為腦波弱就動不動被勸敗,何樂而不為?

      每當看著即將面對口服抗生素或是口服A酸治療的痘痘患者對未來的迷茫時,我想到了以前,一個鼓起勇氣查了許多文獻讀了皮膚科聖經教科書後下定決心開始口服A酸治療的自己。如果可以以自己的治療經驗(無論是好的或壞的)在跟病人的互動中化解對未來的不安,並提供治療計畫,讓大家看得到目標,何樂而不為?

     每當看著決定接受痘疤治療的患者對於術後修復期的擔憂表情,我想到了以前,因為「皮膚科醫師皮膚不能太差」而開始接受痘痘凹疤治療的自己。憑藉做過各種雷射的經驗並分享各種類型雷射的長處與短處,也同時與病患分享各自接受治療後的修復與復原情形,讓漫長的痘疤治療不再只是壓力,幫你治療的人是醫師也是同伴,在抗疤的旅途上一起進步,何樂而不為?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我想在治療過程中能感到安心與寬慰就是我能給予大家最接地氣的額外幫助。在抗痘的這條路上,就讓已經達到不惑期的我來帶大家避開冤枉路、不做冤大頭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