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為人體最大的器官,肩負了「抵禦外來病菌和環境刺激」同時「避免內在水分流失」的雙重責任,可謂是個「安內攘外」的重要存在。皮膚之所以能防止水分散失維持皮膚保水度,是因為皮膚「角質層」中含有「油脂」的成分。 細看角質層的構造後科學家們發現:角質層其實就像是「古老磚瓦房的牆壁」一樣,其中,角質細胞如同磚塊樣的堆疊,在磚塊之間由皮膚所分泌的油脂充當水泥,將這些角質磚塊緊密的黏合在一起,進而形成了完美的防水構造。
所以,今天就要來和大家談談皮膚油脂的來源以及適量的皮膚油脂在皮膚保水度的重要性。
皮膚的油脂主要有兩大來源:表皮細胞顆粒層中的板層體(Lamellar body)以及皮脂腺分泌的油脂。以下為大家分別介紹。
人類的表皮由許多層的表皮細胞(keratinocytes)所構成,表皮細胞的一生從皮膚的「基底層」出生開始,向上推移成長,經過「棘狀層」與「顆粒層」的歷練,最終邁向死亡,而這些死亡後的表皮細胞形成無生命的「角質細胞」(corneocyte),特化堆疊形成皮膚最表面的「角質層」。這層無生命的角質層肩護起了皮膚的第一道防線,真可謂「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呢!
皮膚的油脂主要有兩大來源:表皮細胞顆粒層中的板層體(Lamellar body)以及皮脂腺分泌的油脂。以下為大家分別介紹。
一、表皮細胞顆粒層中的板層體(Lamellar body)
人類的表皮由許多層的表皮細胞(keratinocytes)所構成,表皮細胞的一生從皮膚的「基底層」出生開始,向上推移成長,經過「棘狀層」與「顆粒層」的歷練,最終邁向死亡,而這些死亡後的表皮細胞形成無生命的「角質細胞」(corneocyte),特化堆疊形成皮膚最表面的「角質層」。這層無生命的角質層肩護起了皮膚的第一道防線,真可謂「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呢!
Adapted from Fitzpatrick's Dermatology in General Medicine, 8e, Figure 47-5, p.489 |
表皮細胞死亡前的最後一刻,也就是在顆粒層的階段,於細胞內會形成許多板層體(Lamellar body),內含多種「角質層油脂的原料」以及「合成角質層油脂所需的酵素」,並於細胞死亡變成角質層之前將這些物質釋放到角質細胞間的空隙。著名的皮膚保濕成份「神經醯胺」便是來自表皮顆粒層內的板層體!「神經醯胺」這個成份也是許多主打皮膚角質修護的乳液中的常客!
二、皮脂腺分泌的油脂
皮脂腺主要的功能便是分泌油脂,是皮膚內的一個正常且重要的腺體,位於真皮層內,依附在毛囊旁。皮脂腺所分泌的油脂會順著毛囊達到皮膚表層,覆蓋皮膚表層以達到潤澤髮膚的功效。
皮脂腺所分泌的油脂主要是以封閉型的保濕成份為主,包含了角鯊烯、固醇類油脂、蠟酯以及三酸甘油脂等。許多市面上的乳液也都不難看見這些成份(但固醇類油脂及三酸甘油脂常會被一些植物類的長鍊脂肪酸取代)。
Adapted from McKee's Pathology of the skin, 4e, Fig 1.26, p.7 |
那麼,在什麼樣的狀況下皮膚的油脂會不足呢?歸納出以下幾大原因:
1、老化:
皮膚在老化的過程中勢必伴隨著表皮細胞再生功能減弱以及皮脂腺萎縮的問題。表皮細胞再生功能減弱意味著顆粒層產生速度變慢或是細胞量變少,所以板層體(Lamellar body)/神經醯胺當然就不夠用;皮脂腺萎縮不工作,也就造成皮膚天然的封閉型保濕成分不足。
2、環境溫度:
皮脂腺分泌的油脂量會隨著環境溫度而改變。環境溫度每上升攝氏一度,皮脂腺分泌的油脂量便會增加10%。大家應該都會覺得夏天時臉比較油,冬天比較清爽吧!年長者也會覺得夏天皮膚比較不會乾癢,但冬天一到皮膚脫屑就脫得亂七八糟!
3、遺傳:
這是相對比較罕見的原因。有些魚鱗癬(Icthyosis)的病人是因為皮膚脂質生成相關的酵素基因異常,導致皮膚乾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