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乾燥的皮膚,醫師總是一直說保濕保濕,但是,我也乖乖的去買保濕乳液擦,怎麼沒啥效果呀?」這是在看診時病人常常提出的疑惑。不過,雖然你有擦保濕,但你擦的方法對了嗎?你皮膚保濕的觀念對了嗎?今天就要來揭秘我的皮膚保濕心法!若修此法,皮膚保濕勢必事半功倍!
「阿洗澡不就是洗乾淨就好了,還有什麼正確的方法嗎?」當然有!皮膚乾燥的人洗澡的方式跟正常人的方式當然要不一樣呀!
一、洗澡盡量速戰速決,不要用太燙的水洗澡。
我實在有太多皮膚乾癢的病人喜歡在洗澡時用熱水燙皮膚,越燙越舒服,用熱燙的感覺來蓋過皮膚癢的感覺。但是,用熱燙的感覺緩解癢感除了是自欺欺人的行為外,過熱的水還會把皮膚上殘存的油脂洗掉(就像用熱水洗碗洗得比較乾淨的道理一樣),讓你的皮膚更乾燥,洗完澡後皮膚更癢!
二、使用較溫和保濕的沐浴產品來洗澡。
這類沐浴產品除了使用較溫和的洗劑外,常常也會添加保濕劑在裡面,可以在幫你洗掉皮膚上髒污的同時給予皮膚適度的保濕。不過,溫和保濕的沐浴產品通常起泡性很低,所以門診還是會發現有很多人用不習慣這類產品。因此,有時我也會建議病人:「洗澡肥皂主要就打在比較容易有體味的重點部位(腋下、會陰部、屁屁)就好,其他的部位就稍微過一下就沖掉,皮膚乾癢的地方就盡量避開肥皂,用清水洗一下就好。」
保濕保濕,皮膚當然要先有「濕」才有東西「保」呀!所以擦保濕乳液的最佳時機就是在皮膚尚有水分有點潮濕的時候,也就是洗完澡後立刻擦乳液。所以通常我建議病人把乳液帶到浴室裡,洗完澡擦掉身體多餘的水分後就立刻塗上保濕乳液,這樣效果最好也最方便。
平常日常生活中補充保濕時,因為沒辦法時時刻刻在擦乳液前幫皮膚補水(誰上班有時間在擦保濕前還在皮膚上灑點水呀,是吧!),所以建議選擇使用「有含水分的保濕乳液」會優於使用「純粹油性的凡士林(固體塊狀)」,因為凡士林是封閉型保濕,本身是純油質,完全不含水分,所以它的功能在於鎖住皮膚上既有的水分使其減少蒸散到空氣中,但是在皮膚已經沒有水分的乾燥狀況下擦它,效果是大打折扣的,因為此時「無濕可保」呀!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病人瘋狂的擦凡士林還是覺得皮屑沒有被軟化的原因。
在看門診時每次說到「保濕每日局部塗抹10次到20次,皮膚哪裡癢就擦哪裡,效果才會明顯」時,總是會接收到大家不可思議的眼光。但是保濕乳液擦了沒效大多都是因為「使用頻率太低」,所以皮膚仍然偏乾燥,自然就需要更久的時間才能脫離乾癢的困擾,豈不是自找麻煩嗎?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夠培養一個習慣性反射動作,那就是:皮膚癢的時候第一件事不是抓,而是找乳液來擦!
市面上的保濕乳液琳琅滿目,到底該怎麼選擇?除了純油質的凡士林以及嬰兒油(礦物油)以外,市面上的乳液成分的主體大都是由潤膚劑(Emollient)、保濕劑(Humectant)以及油質成份(Occlusive oil)三大主要成分所構成。不過在這不變的三大主體成份下,許多研究開始發現,保濕乳液若越能反璞歸真,越接近皮脂的成份,能夠更好的輔助藥物發揮最佳的治療效果。所以市面上開始有許多含有神經醯胺第一型及第三型(Ceramide 1 、Ceramide 3)、角鯊烯(Squalene)、蠟酯(Wax ester)及植物性脂肪酸(free fatty acid)的乳液出現,都是希望能達到接近皮脂成份的目的。不過,現在的乳液發展仍然沒有辦法達到完全模擬皮脂,要如何調配各種成份的比例也仍在摸索修正中,但是從各種乳液相關的臨床實證不難發現這是未來的趨勢,也是對皮膚較好的選擇。
皮脂的成分有哪些呢?歡迎參考「皮膚的油從哪裡來?」這篇文章進行延伸閱讀。
在看門診最害怕的就是病人在治療改善後就覺自己已經痊癒, 忘記應有的皮膚保養,結果在一段時間後又打回原形,皮膚搔癢難耐,之前的治療完全前功盡棄。
其實我們必須看清一個事實那就是:當乾癢症發生時,代表皮膚已經老化或退化到皮脂不夠用的狀態(少數人是天生皮膚就很乾),這個狀況大多都是單向發展的,很難挽回。因此,面對這樣缺乏自我保護能力的皮膚,我們能做的就是將皮膚保濕變成一個習慣,持續地以外在的保濕乳液保護我們的皮膚。
很多人有個錯誤的觀念,認為「外用藥膏有治療效果,乳液沒有,所以多擦藥膏,把藥膏當乳液」。但這其實是一個很傷害皮膚的行為,因為如果是類固醇類的藥膏,擦的量過多就會有機會產生皮膚變薄的副作用;此外,藥膏往往希望能夠讓藥物滲透到較深層的皮膚,所以常會含有對皮膚角質層不友善的「促滲劑」來達到這個目的。所以千萬別把藥膏當成保濕乳液來用,「適量的藥膏對皮膚是幫助,過量的藥膏對皮膚是個大負擔」。
恭喜大家修習完這六道心法,讓我們都一起變成皮膚保濕達人,終結皮膚乾燥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